2017/03/10

關於運動傷害

運動與傷害
 這兩年隨著各種運動風氣的興盛,路跑、馬拉松、腳踏車、三鐵、健力、各種武術及球類運動越來越風行,大家在享受著運動所帶來的成就感與體能健康上的好處時,難免會遇到各種運動傷害;這些問題有些可以靠著適當的休息而自行痊癒,有時候會陰魂不散、神出鬼沒的困擾著你,究竟這類的問題有沒有方法可以解決或訓練呢?



運動傷害的影響
 不同形式的運動傷害會帶來不同的負面影響,有些問題比較直觀(有感覺)有些就比較不容易體會(不明顯);有些問題可以休息恢復,但有些傷害可能就無法靠身體自行修復。而在各種運動傷害裡所帶來的負面因素裡,其中比較重要且會影響傷後關節功能的有: 
前十字韌帶斷裂
  1.      被動軟組織的結構強度下降(如韌帶、關節囊等)
2.      主動軟組織的力學結構與功能下降(肌肉、肌腱等)
3.      本體感覺與動作控制能力下降 
4.      異常的心理障礙(不好的經驗)

運動傷害的形式
 大部分的運動傷害都包含了上述兩種問題以上的影響,在了解如何積極的為自己的問題尋求治療與訓練之前,我們就先來簡單分析治療師在臨床上常見的運動傷害類型
腳踝扭傷導致韌帶受損

急性扭(拉)、撕裂傷
 這類的問題通常是在瞬間的外力碰撞或者動作施力不當的狀況下發生;超出身體負荷的力量會破壞軟組織的纖維結構,造成患處出血、發炎、腫脹,嚴重者會直接影響動作表現。輕中度的傷勢會在2~4周後自行痊癒;嚴重的結構缺損(如肌肉、韌帶斷裂)一旦超出身體修復的範圍,視情況可能需要外科手術的修補,且通常傷後都會合併本體感覺、控制能力下降或動作時的心理障礙,直接的影響日後的運動表現。


肌肉的細微撕裂傷(Micro-damage)
慢性軟組織傷害
 很多時候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會去追求表現,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持續更久的時間;長期的運動與訓練會對身體肌肉骨骼系統產生負擔,這樣細微的傷害也許不會直接造成很明顯的疼痛或不適,但時間久了就還是可能造成影響。由於這類問題與有時候難以查覺容易忽略,所以在臨床上難以預防;也因為是累積性的傷害,在治療、訓練上也比較需要花時間。




靜態或動態力學失衡
 有的人的運動是以健康為目的、有的人是以競技樂趣為目的,不管目的為何,通常都會對於自己的運動強度有一定的要求。在追求速度、爆發力、持久性的過程中,高強度、高複雜度的內容會增加身體肌肉骨骼系統的負擔,伴隨而來就是需要更穩定的靜態或動態的動作控制能力(協調性)。反之,在高強度、複雜度的運動過程中,要是身體的動作控制協調度不佳,就有可能會讓運動的表現下降,甚至對軟組織產生額外的壓力或應力,雖說不一定會造成傷害,還是容易有疼痛或不適感出現。




P.O.L.I.C.E.是最新的急性傷害處理原則
處理急性傷害原則 
 所以我們以往在面對運動傷害時,除非傷時的外力相當嚴重或者受傷後的腫脹在一周後仍沒有明顯好轉,其實可以照著P.O.L.I.C.E.原則 (修正後的P.R.I.C.E.)先行處理,並觀察並讓身體自行恢復大約2~4周。但是一旦有下列的狀況:
1.          兩天內疼痛加劇
2.          兩天後持續腫脹
3.          傷後疼痛減弱但沒有消失、動作功能受影響超過一個月
就應該積極尋求治療師的諮詢與評估,去看看問題本身是否已經超出身體可以自我恢復的程度,並適時地接受治療與功能重建的訓練,讓受傷的部位能恢復正常的功能而不影響運動場上的表現。

  


有任何身體上痠痛、疼痛的困擾或想知道的物理治療的相關資訊
歡迎與我們聯繫喔!